大嵙崁地方開發故事 3|憶起趣內柵篇
- 時間2020年
- 地點桃園市大溪區康安里、義和里
大溪內柵的的地名由來,因為當時跟原住民會發生衝突搶地盤及食物,所以做一個柵欄圍起來。從大溪老街過來內柵地區還可以區分成三區埔尾、水頭,靠近石門水庫的是崁頭。
早期因為此區地勢較高無法使用到大漢溪石門水庫的水,當地以農業種植為主,所以當地有許多井水埤塘等灌溉設施以利農業發展。
仁安宮附近有一間歷史悠久的雜貨店,早期溪州當地有煤礦輕便車的通過,所以有在此定居的礦工的民生需求。
當地信仰是以祭拜玄壇元帥的仁安宮,當地重要的祭祀祭典,一個就是殺豬公的活動另外就是每年關聖帝君聖誕624內柵當地的社頭也會參與繞境。
大溪內柵及康莊休閒農業區空拍圖/康莊休閒農業區 提供
大嵙崁內柵地方開發故事之大事記
.1765年(約清乾隆35年) | 閩南漳州人游番登台至今内柵下崁地區開發。 |
.1862年(清同治元年) | 早期仁安宮簡單石磊陋室供奉,1862年熱心善信集資建廟,並定名為仁安宮。同時讓定當地居民十大姓氏輪值,負責籌辦每年農歷三月初一迎媽祖及三月初二元帥聖誕慶典活動。 |
.1900年(明治33年) | 内柵國小成立,至今建校120年。 |
.1910年(明治43年) | 下崁地區已關出高達200甲的肥沃農地。 |
.1920年(大正9年) | 颱風造成内柵農地面積大量流失以及河川改道將下崁田園一分為二。 |
.1920年(大正9年) | 日本政府廢十二廳改設五州二廳,該庄改制為「内柵」大字,隸屬於新竹州大溪郡大溪街,大字下有「内柵」、「埔尾」、「下崁」小字名。 |
.1939年(昭和14年) | 内柵溪洲地區前後創立兩家頗具規模的煤礦公司。(新溪洲煤礦與永發煤礦的前身),融入大量就業人口。 |
.1942年(昭和17年) | 永發煤礦負責人因煤礦產能大增,積極發展運輸設施在新溪洲至上田心之間鋪設輕便軌道,以接軌運煤到桃園。 |
.1955年(民國44年) | 篩石業發展,因建築業開始萌芽,這10年間篩砂石業就業人口大增,當時開採砂石完全由人力來篩選,夏季河床極端酷熱,經常發生中暑昏厥。 |
.1963年(民國52年) | 葛樂禮颱風帶走東岸大部分農地,並切割溪埔仔成中央集水區,交通受阻,竹筏成為渡河主要的交通工具。 |
.1964年(民國53年) | 從大溪到石門水庫的溪石公路為本區的主要幹道,1950年代客運車這能從碎石路通行崁頭,1964開始鋪設柏油,完工後客運車可通行至溪洲溪洲至坪林為羊腸小徑,僅供徒步行走,后期隨著石門水庫的施工,打通整段溪石公路,可使客運車直達石門水庫。 |
.1966年(民國55年) | 新溪州煤礦結束收坑,1952年煤礦年產量達到13,263公噸,到了收坑前的1965年只剩126公順。 |
.1968年(民國57年) | 工業起步,内柵地區也陸續成立數家工廠,新企工業公司首先成立製鞋工廠,接著有華聲電子、益興電子公司、順裕木業公司、春和工業公司等。家家戶戶都有在工廠上班的人民間逐漸富裕起來。 |
.1970年(民國59年) | 建築業興盛,河川砂石需求量大,溪埔仔農地大部分售予砂石場採砂石,出入溪埔仔不能再以小舟代步,而改走栗子元園的產業道路。 |
仁安宮與內柵地方開發故事
這次所展出的文物是日治時期仁安宮被毁壞後,於民國35年(西元1946) ,内柵居民及地方熱心人士傾全力重建的仁安宮,在民國82年重建拆除時所保存下來的舊廟產。
基金會未來希望仁安宮所保存的文物能「現地保存」及「文物現地展質」,礙於舊廟產總類眾多且大小不一,搬運與展覽時的風險,若要全面實體展出還需大量的空間及長期的人力物力來規劃。
所以這次我們朝文化資材數位化,促進文化資材保存的方向來做,嘗試運用3D攝影技術為小量舊廟產數位化,透過虚實整合的方式試辦成果展覽來展出小量數位化之后的舊廟產,透過本計畫虛實整合的方式來思考未來將大舊廟產全面展出與保存的解決方案。
内柵仁安宮,供奉玄壇元帥即武財神為主神,創廟迄今已有150年之歷史,為大溪鎮康安里及義和里居民之信仰中心。仁安宮建廟過程至今150年,從先民用三塊石陋室供奉隨身帶來之玄壇元帥金身到現在華麗莊嚴的廟殿,雖然中間經過日本皇民化運動,廟宇遭毀的黑暗時期,依然有信眾暗中保護元帥神像,之後傾全力修復重建,一次次的改建都讓仁安宮神威更加顯赫,現在仁安宮擁有眾多信眾且香火鼎盛,這代表著内柵地區居民及信眾擁有一代代傳承下來自我的認同感與凝聚力。
內柵仁安宮文物-3D攝影
| | |
鰲魚/束子「獨占鼇頭」自古就有獨佔鰲頭之頭,大多指的是文人在科舉考試中獨得第一的意思。 | 書冊/束子古人以琴棋書畫象徵詩禮傳家,文人雅士常以琴棋書畫自娛,象徵淡泊處世之精神。 | 龍、鳳/將軍帽中國古代北方尊龍,謂之龍騰;南方崇鳳,謂之鳳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南北兩大圖騰「龍鳳呈祥」,在華夏大地並駕齊馭,昭示著一種祥瑞之氣。 |
內柵耆老訪談
訪談者姓名 | 訪談內容 |
| 我以前是大溪的國小老師,後來就也到台北去了,又因為郭大哥的邀請,會來順時埔這裡喝茶聊天,看看美麗的風景。 台北師專畢業後,於民國47年派來内柵國小當老師,教了11年后離開教職生涯,但一直在内柵做事,想起以前内柵還有輕便車經過,從溪洲推媒礦到桃園後站(新溪州、允發煤礦),以前煤礦要一直往下挖,挖到石門水庫下面過去,因為挖的深,空氣品質差、成本又高,再加上常常發生坍塌事故,内柵很多居民因此遭到活埋故礦坑榮景沒幾年就結束了。 |
| 内柵有一戶簡送德古厝一「日盛公號」(桃園市定古蹟)前里長本身為簡家-「華泰公號」,兩家祖先在大陸本是兄弟,后一起從大陸移居至此,簡家-「華泰公號」,因為家族三代單傳,故發展沒有日盛家族來的好,而簡家-「日盛公號」,人丁旺盛,日治時期更因日政府指派看顧當地原住民,因此, |
| 從小在内柵出生,且在此結婚、生子,從以前到現在對仁安宮的印象中,最大的差異化,就是現在的人生的少,以前的人生比較多小孩,小時候都會跟同齡的玩伴在廟口前玩耍 |
| 從觀音嫁來内柵已經20多年,早期内柵老街繁榮的原因,除了最早礦廠的輕便車會經過外,還有新企製鞋工廠及三陽工業,當時的員工多,所以都會來内柵老街,後來因為都遷廠至大陸,故從20年前老街開始落寞,且此地並無大吸引力能夠留住年輕人,老園娘剛來時,仁安宮還是很熱鬧,以前的人對祭典非常重視,豬公多到排到馬路上來,而現在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
| 從小在内柵出生至今80年,從最初供奉至今已200多年,仁安宮最初主神是從福建内地請過來(後被偷) ,現在主神前的石頭香爐是「丁未年」(1847)開始建置,此宮非常靈驗,以前先民大多要上山砍材,一定要先請示玄壇元帥,若沒元帥允准而上山都會遭受意外,而為什麼這個地方會叫做内柵,因為早期會和原住民發生沖突,所以當時會弄一個柵欄圍起來。 |
| 從内柵老街至石門水庫下坡前,内柵地區區分為埔尾、水頭、崁頭,國小時期的印象中,在水頭區塊種蔬菜的居民會挑擔子走路到内柵老街(埔尾)費;而對仁安宮最深刻的兩大節日就是一年一度輪值大拜拜以及農曆六月二四關聖帝君遊街,以前所有陣頭都會用走路的方式走到仁安宮,沿路各個居民都會準備自製點心,但在70年後大多都是用開車的方式取代走路了。 |
大溪內柵地方開發故事影片